问答——二总,您怎么看待港中大事件后,作家闾丘露薇的言论?作为媒体人她这样说的用意何在?您怎样看待港式的“民主”?为何香港回归多年以来,“分裂分子” 会屡禁不止?这是制度方面的原因吗?请您分析一下。
二总,您怎么看待港中大事件后,作家闾丘露薇的言论?作为媒体人她这样说的用意何在?您怎样看待港式的“民主”?为何香港回归多年以来,“分裂分子” 会屡禁不止?这是制度方面的原因吗?请您分析一下。
你好。
就一直以来对闾老师的观察,她的智商可能早已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不自知。采访伊拉克时把自行火炮错认成坦克也就罢了,一个女人嘛,又不是跑军事口儿的,可以原谅。但在她擅长的社会、政治口儿,她也非常难得的几乎没对过。对了,我打算印一件T恤,“难得我能对一次”送她。如果她接受的话。
你看,她在你截图的那些话里,几乎没有一句是对的。为何这么说?她就是犯了典型的民主爱好者,这些人一般同时也是民主盲,的毛病:从不具体观察和分析具体行为之后的制度背景,只会用粗糙的原则去解释一起。这种做法为我这样稍微有智商的人不齿,却被大傻逼们喜欢,因为好理解好学给别人听嘛。
一个职业记者,谈到港中大这个所谓民主事件,至少要问几个问题:学生会的选举机制是怎样的?学生会有无权利贴出那样的标语?那个公告栏的归属者是学生会还是全体学生?张贴规则是怎样的?港独标语是否违法?港独是否在法律允许可讨论的公共议题之内?这个议题由学生会以这种方式表达,是否合规?如果不合规,反对者的权利和行为边界在哪儿?
以上只是非常基本的对这个问题进行所谓民主探讨的基本动作。不把这些搞清楚了,一聊就嚷嚷言论自由就嚷嚷民主万岁就指责别人言论审查。和某不可描述教派指责卡费勒那些话没什么区别。
民主是细节,是由一个个无数细小的规则和建立、维护、利用、修正、博弈这些规则的行为构成的珊瑚礁。民主的原则就是保证以上那些细节可以持续发生,在出现具体问题时,做裁判的是规则而非大原则和空洞的口号以及大傻逼似的想当然。拿几个原则榨汁世界上的事儿最简单了,比如“男人都靠不住”、“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你要是不知道把球往哪里踢,就把球往门里踢”。
至于这个港中大事件,实际是个很好的民主实践的案例,如果对它做细致的分析,会很有意思。但好像没人干这个事,大家都忙着站队去了。我以前说过,“言论自由”是非常复杂和难搞的命题,因为它的变量非常非常多,根本不是一个简单原则和几句口号可以定性的事儿。闾老师显然没这个智商认识到这点。
至于港独和台独。我以前觉得无所谓,但这两年态度发生了变化。首先它不存在任何现实性,它触碰了大陆政权的底线,没有任何一个当权者愿意当千古罪人,这就封死了任何可能。其次,它们的独,会是非常恶劣和危险的示范,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新疆呢?西藏呢?内蒙呢?宁夏呢?广东呢?上海呢?中国的统一受到威胁,和平稳定也一定会受很大影响。不应该冒这个险。不要相信大傻逼说的独立是台湾香港人自己的问题大陆人没有发言权。我们当然有发言权,因为那绝对不只是它们的问题。那种“人家不想跟你当一家人你还非得拉着人家恶心不恶心”的比方也是大傻逼,大国安危,这种幼稚低智的比方不要拿出来认真说。统一和分裂,事关安定和战乱。中国一乱,我们谁也跑不了。在生死问题面前,政治正确都是狗屎。
算了。拉屎结束。懒得写了。到这吧。
二逼瓦西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