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您怎样看待崔永元近年的状况?他跟李铁 关于转基因的争论怎么看?
您怎样看待崔永元近年的状况?他跟@评论员李铁 关于转基因的争论您怎么看?支持哪一方?崔永元以前的口碑还是不错的,但因为转基因,因为跟网友吵架,又涉足商业,好像口碑越来越差了。感谢。
我觉得我的回答,一定是迄今为止关于崔永元和转基因话题最有价值和最具诚意的回答——微博有问答以来,从未有过如此诚意的文字。看到它的人,还请多多转发鼓励。
如何看待崔永元与李铁之争?
这首先取决于你是把崔永元当成正常人还是病人。如果把他当成正常人,他与李铁争论时扯到李铁的妻子,你只能认为他缺少教养,他被人怎样羞辱都是咎由自取。如果你把他当成病人,那崔永元的表现就是一个典型的双相障碍患者无法自控的经典案例——什么是双相障碍,请自行谷歌。很多年前,崔永元就传出过抑郁症,但实际上他的病症应该要严重得多。
如果你把崔永元当成病人——我显然是这么看他的,他的举动或许有值得同情性理解的地方。我的猜测是,当他处于清醒可控时,他会痛悔自己的举动,其痛苦程度会与自己的嘴硬程度成正比。
崔永元的节目我看的不多,但包括他特别傻的《电影传奇》之类的各种产品我多少都看过一些。我个人觉得,崔永元有中国第一流脱口秀主持人的天赋,但他在口述实录之类的领域,他并不比业余人士强太多,至少与我相比是这样。他是一个人才资源配置错误的典型。他公众形象出现剧烈倒转,都是发生在这种资源错配之后。
至于李铁,他是我认识多年的朋友,除了有些杠头,没什么缺点,他像一头比特犬,咬到什么轻易不会松口,更何况他对转基因是否有害问题上站在知识和观念明显正确的一方,崔永元招惹他是纯属活该。但是,他对崔永元「利益表达」的指控我并不完全赞同,这部分我将放在文末仔细辨析。在我看来,他的「盖得排行」比转基因话题更值得关注。
好了。让我们谈转基因。我以前花过一些时间看转基因相关的科普,而且也操作过很多次相关选题,我的看法是:一、今天关于转基因食品有害的说法无一能成立,它至少不会比我们熟悉的作物更有害;二、整体上转基因是利于穷人的,对富人的好处很小;三、转基因技术将大幅改善环境,因为转基因技术主要运用于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四、由于它的经济性,转基因的大面积铺开是无法阻挡的趋势;五、转基因技术的恐慌将会随着时间逐渐消散,这不是因为科普,而是因为人们又有了新的恐惧对象。
对转基因争议,十多年来,我逐渐从一个转基因有益无害论的积极辩护者,变成一个消极的辩护者,我的态度变化,很大程度上是从传播效果和传播学策略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的结果。尤其是三年前我应「美国植保协会」之邀,参观学习了美国的转基因产业,更加深了我的态度转变。
我记得有美国专家介绍说,如果你问美国人,今天的食品外包装上还需要标识什么内容,97%(具体数字可能不准确)的人不会提到转基因,但如果你问是否需要标注转基因,大概会有同样比例的人认为,这当然需要。
这说明即使最先进文明的美国人,也会在陌生的新技术用于食品时,本能地采取保守态度。人类如果不是这种态度,大概不会繁衍到今天。而今天美国人之所以反对转基因的声音不够大,我的总结列举如次:
一、普通美国人知道转基因这回事时,他们已经稀里糊涂吃了十多年的转基因食品;
二、美国反对转基因的人,几乎没有人公开而明确地指责它会带来N种可怕的危险,吃转基因作物导致男生丧失生育能力之类的说法,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
三、管理审批严格,执行规范,美国没有传出像中国这种私自种植推广的事。
二、美国反对转基因的人,几乎没有人公开而明确地指责它会带来N种可怕的危险,吃转基因作物导致男生丧失生育能力之类的说法,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
三、管理审批严格,执行规范,美国没有传出像中国这种私自种植推广的事。
与此同时,美国传播界里科普转基因知识的声音也非常单薄稀少,远不像中国一样人人都激动地争论转基因。尤其重要的是,美国反对转基因的力量,抵制转基因的办法是强调知情权要求标注,而反对标注的人,则没人像他们的中国同行一样,喜欢用转基因无害来论证不该标注转基因,更不会有人认为,因为老百姓没有分辨科学知识的能力,所以这事不该听他们的,只有科学家才有决定权——这种观点,通常只会在有过悠久列宁主义传统的文明国家才会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请允许我逐一分析前述中美差别。
美国「反转派」为何只强调标注而不强调其危害?
首先,美国「反转派」主要是基于左派意识形态反对转基因,当他们在反转基因时,其实主要反的是资本主义、反的是大企业。因为任何最新的技术,都会由于高昂的研发成本,容易越来越集中在大企业手中,他们由此认为,相对越来越集中的大企业,单个的农场主会在谈判能力上处于弱势,而且会更加依赖大企业。
首先,美国「反转派」主要是基于左派意识形态反对转基因,当他们在反转基因时,其实主要反的是资本主义、反的是大企业。因为任何最新的技术,都会由于高昂的研发成本,容易越来越集中在大企业手中,他们由此认为,相对越来越集中的大企业,单个的农场主会在谈判能力上处于弱势,而且会更加依赖大企业。
其次,美国是一个「有社会」的国家,也就是说,无论「挺转」还是「反转」,它们都是有高度自我管理能力和技术极为成熟的组织,「共济会」阴谋、断子绝孙之类的东西,在一个组织专业化的社会,权衡风险的考虑,必然会让「反转派」对放在桌面上公开谈论的理论都是能经得起推敲的。崔永元老师这样的名人,如果以如此积极的造谣方式去反转基因,他的人格信誉早就破产了。
所以,美国「反转派」采用的是一种不追究是非、注重技术性击倒的策略:要求标注转基因。
它有两重效果,首先是实现了他们强调的要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如果不标注,那些不喜欢转基因的人如何才能避免吃到转基因食品呢。但具有KO效果的其实是第二重效果,如果标注「本品含转基因成分」,它会起到「转基因」有害的心理暗示。
然而,美国「反转派」要求食品标注转基因成分的主张从未如愿,他们转而在采取了另外一种可达到近似效果的策略,即主动标识不含转基因,但这种标识并非只是便于消费者选择的「防御性」标识,而是带有强烈暗示指向的「进攻性」标识:他们把「帝王蝶」作为非转基因食品的标志。
之所以选择「帝王蝶」,是因为1999年美国康纳尔大学论文称转基因玉米花粉会威胁到帝王蝶的幼虫,而帝王蝶是唯一一种迁徙的蝴蝶,此说虽然后来被证伪,但帝王蝶与转基因危害已在美国社会有一定知名度。美国「反转派」有意识地利用这一记忆,将它确定统一为非转基因的标志,起到了强化公众错误印象的效果。
这个有意暗示的做法当然会招徕批评,但问题是,它们今天并未公开坚持强调使用帝王蝶标识,是因为转基因玉米花粉会消灭帝王蝶,更未直接说转基因对人有害。从实际效果看,他们局部实现了自己的传播效果。
美国「挺转派」为何反对标注时不强调转基因无害?
首先你必须承认,用科普手段试图让大多数成年人认为转基因不但无害反而有利,虽然技术上存在这种可能,但代价必然极其高昂,你试图说服的人比例越高,边际成本上升得也越快。更真实的情形是,如果你大声去强调转基因的无害,反而会让更多原本不知道转基因的恩疑惧,要相信一个常识,理解转基因是需要知识门槛的。一个社会只有处于文革时期的中国或今天的朝鲜那种理想状态,才有可能轻易踏碎这个门槛,一次性完成正确观念的普及。
所以,只要能有效狙击「反转派」标注转基因的主张,那么就不必去通过宣传转基因无害有益这种高成本的做法,来实现釜底抽薪。并且,大众持什么观点并不能直接影响到转基因技术的实际应用——在一个民主社会,这种事根本轮不到全民投票,你只要能左右互影响立法的议员即可。更何况,「反转派」明面上的理由并不是说转基因对人有害。
其次,承认转基因无害,并不意味着就此可以剥夺、消解消费者对是否含有转基因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没错,人民有保持其愚昧立场和观念的权力——在中国,嘲笑人民有保持愚昧权的学者,往往会因为科普难这一令人痛心的事实,进而推理出一个最优制度必须是由科学素养极高的精英独裁的结论,这个逻辑,其实可以继续延展为,一个公民是否有权参与公共讨论、是否有权结婚繁衍后代,是否有权教育、影响他们子女,甚至是否有存活的价值,最好是取决于他在填写科普测试题的分数。
所以,反对标注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从成本、技术标准等实际操作上的环节,使之变得无法执行。譬如,既然允许同时存在转基因作物和非转基因作物,那么,经过从播种、收割、运输、仓储、深加工、包装等一系列复杂流程,理论上不可能让所有食品都能严格控制转基因成分的混入。那么,在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上,必须建立一个有科学依据的容错率。更重要的是,为了严格控制和执行这个标准,必须在每个环节上都必须设置可靠的检查和控制手段,它毫无疑问会大幅增加美国食品工业的生产成本,那么,又有了一个新问题,这笔额外的成本该由谁来支付?让那些不拒绝转基因的人也分摊这个成本显然是不合理的。
提出诸如此类的技术性问题,对要求标注转基因成分的主张来说,是成本最低的KO方式,显然,律师而不是科普作家,才是狙击「反转派」主张的最有效力量。相对来说,「反转派」代表的是利益并不明确但确实是潜在大多数人的声音(多数人一定是反转基因的),而「挺转派」代表的是美国食品工业的利益,他们虽然是少数,但只有少数人才会是利益敏感者,何况他们能调动更多的资源,所以,虽然在「反转派」的努力下,容错率之类的问题今天似乎已经解决,但「挺转派」还是能一再成功狙击「反转派」的主张。
不纠缠转基因是否有害,只专注于如何在技术上有效击倒对方的主张,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优策略。其实,中国无论专业还是野生的科普作家,都不必过于担心人民在没有接受足够科普的前提下,转基因事业该如何推进的问题。大象公会《烤肠为什么会红遍中国》那篇文章仔细分析过一个违背我们直觉的事实: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吃什么,其实不取决于市场——也就是我们喜欢吃什么,而是取决于食品产业最愿意提供什么,而食品工业愿意提供什么,完全取决于成本收益考量。
转基因对食品工业的好处是不容置疑的。这是比它更环保、更利于穷人之类伟大因素更能推动其扩张的根本动力。由此可见,资本主义是多么的伟大。
如何看待崔永元贩卖有机食品?
反对转基因,高价贩卖推销有机食品,是美国典型的主流「反转派」做法。如果美国人这么做不应该被指责,那么崔永元们同样不应该被指责——中国的绿色食品生产商们并未像他们的美国同行那样用帝王蝶来搞心理暗示。
从一个看上去像是临时起意的反转公知,转身成为一个有机食品生产商,说明崔永元有灵敏的商业嗅觉。此时崔永元值得攻击的短板,是他的产品是否如他宣传那样。我注意到崔永元旗下的公司,有的已经通过修改措辞,不再保证其饲养的畜禽吃非转基因饲料,想来崔永元真正投身这一行业,就该知道真正做到彻底反转,在技术上是多么的不可行。
既然崔永元已经成为一个有机食品生产商,自当以此来评价他的言行。说崔永元反转时的信口胡说影响了中国农业技术进步,它或许是个事实,但一个人当承担的责任自当与其权力匹配,崔永元并非农业部长或其他高官,相关政府部门无能的责任,如果由崔永元承担,那还要那些官员做什么?
至于崔永元的信口胡说,他应当承担的是个人权力的损失,崔的权利来自多年著名主持人积累的社会声望,他早已为此付出巨大代价,虽然现在开始改口说他只强调知情权,可惜反对者天然是一个人言论的最尽责记录者,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主流「反转派」几乎没有人像崔永元那样管不住自己嘴巴的原因。
最后,绿色食品算是智商税吗?
一个人对绿色食品的态度,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能力而非知识结构。由于中国整体上极为特殊的食品安全状况,绿色食品是新兴中产阶级必然追逐的对象。食品安全现状和中国人口分布和土地状况,会使中国农业极大程度上朝着日本、台湾式的小规模综合农业方向发展,而非美国式的规模化农业。中国的自然禀赋决定了规模化农业永远无法与美国相比。
所以,如果不发生重大变故,将来极大的可能是,中国的中低收入人群消费美式大农场和现代食品大工业生产的食品,而中高收入人群,则消费东亚式精细综合农业生产的食品。简言之,中低收入人群会消费转基因等新技术生产的农产品,因为他们消费什么取决于市场愿意提供什么;而高效、低环境污染的转基因技术等新技术,可以腾出更多土地用于低效农业,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一小撮愿意为非现代农业买单的消费者。这种「原始」、「低效」的农业,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心城市周边。
你可以认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态农业之类概念,本质上是在收割智商税,但是,你也完全可以认为,它是只有中产阶级才能消费得起的生活奢侈品。归根到底,它们是智商税还是奢侈品,取决于你的经济实力而不是智商。
没错,由于在土地产出率、成本等因素上,它远不如现代规模化农业合算,它的性价比极低。然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它才更像奢侈品。
何谓奢侈品?在我看来,凡是能让人愿意为它的某种非必须性的功用付出高昂溢价的产品,就是奢侈品。譬如法拉利的奢侈,在于有你愿意为它的高速性能买单,虽然你可能根本没机会展现它的这一性能,而瑞士高级机械表的奢侈,在于你愿意为它的准确和多功能买单,虽然这一性能在电子表前不值一提。
而农牧产品中的这些奢侈品,在于有人愿意为它口味上的细微差别和心理上的安全买单。这种差别对你来说是否值得花高价,完全取决于你的经济实力,你的收入高,就会愿意因为西红柿是自然成熟而非乙烯催熟的口味差异,愿意为散养土鸡与集约化饲养的肉鸡之间的口味差别,支付高出数倍的代价。
当然,认为那些愿意高价购买「反现代科技」农产品的人是被收割智商税,也是正确的,因为我们拥有的科普知识也是一种奢侈品——为掌握这些实际功能很低的知识,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有钱人是没有资格去这样浪费时间的,因为时间永远是低收入者才有资格挥霍浪费的财富。如果我们不能用我们的奢侈品去嘲笑比我们有钱的人智商低,它的心理安慰效用就会大打折扣。
黄章晋
版权所有 © 2015-2025 dlonely.com,保留所有权利。 吉ICP 备:15001988号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