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问答——二总我想听您聊聊王朔相关的故事

二总,我记得您说过您挺喜欢王朔的,我小时候翻爸妈书柜也看了很多,以前不觉得,现在总能看到他那些故事对自己的影响,偶尔还能冒出来一两句觉得那时候他说的可真对真透亮啊,想听听您聊聊王朔的文章文字,和他相关的您的故事,还有他对您的影响吧~最后想说,提问也是爱的供养,看了您全部的回答,表白一个,手动比心~

 
 
你好。
第一次接触王朔,是米家山导演的”顽主。,那时我初二,大概在1987年。别人送了张电影票,我骑自行车去天津市第二工人文化宫影院看的,那是个夏天的傍晚,我仍旧记得那个人迹稀少的暑期的黄昏,知了的鸣叫,雪糕纸的味道,在空气中飘荡。
电影把我看惊了。一是对葛优,一是对北京,都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直到现在,顽主仍是最喜欢的王朔作品改编的电影,也是在我心中排名前三的中国电影。
直接接触他的小说,是九零年。单行本的一半火焰一半海水。没看完,但印象很深。
后来来北京上大学。说实话,那时对北京的印象非常不好,尤其对北京本地人,觉得他们油滑、骄傲、排外。而王朔作品里那些不爱好好说话的人物,也颇令我厌恶。必须承认,他中早期作品里有一种”圈子”味儿即便是现在重新阅读,仍旧可以闻见这股味儿。那些人物的言行,透露着对世界的不信任和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有时令读者恼火。
我相信很多南方人或文学评论者说王朔是”痞子文学。,并非是指他的语言风格,而是骨子里觉得被他这种轻蔑和不信任冒犯了。(一会儿我们再谈王朔的语言风格)
王朔的很多作品其实是他和他那个圈子的人的对话,你不懂你是傻逼,也不欢迎你来。你装懂他们也不揭穿,只促狭而默契地看着你出丑,直到不耐烦了才尖利地嘲笑你,让人无地自容。
很多人说动物凶猛包括姜文改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唤起了他们的共鸣。我觉得是扯淡。
那小说和那电影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或,
那是少数人之间的共同回忆。根本没有普遍性。大院里的子弟,如果说他们的青春是刀子,那也是制式军刺,只能佩戴在北京西北机关家属院的孩子身上。那些青年人都能唤起共鸣的冲动、胆怯、情欲、自尊和脆弱,离开了大院背景,就不会那么有戏剧性和张力,而你对他们的陌生,是所有这些张力的基础。
我阅读过王朔几乎所有的作品。对他的印象直到”过把瘾就死”才开始改观。真正喜欢他,其实是他搁笔以后了。。我的千岁寒。,很多人表示看不懂,表示没意思,表示王朔吹的写出一部”飘”的牛逼没有兑现。但我恰恰觉得他在这本小册子里放射出极大的真诚和勇气,在我阅读过的作家里,几乎没人敢于和有能力这么做。
他对”美”和”大”的描述,对世界终极的想象的描绘,几乎达到了汉语写作的极限。我当时就看哭了。彻底拜服。
某种程度说,我也是靠文字吃饭的人。他那个语言对我的冲撞,是致命的。不仅仅是技巧。技巧在这宏大的运用面前太小儿科了。那是心灵高潮。有人传言他是嗨大了才写出来的。那他妈的也是本事啊,换个人嗨一个试试,看能嗨出个鸡巴来。
这之后他的致女儿书和女儿们的谈话,实际是他对自己生命史的一次梳理,一次安详的自我救赎。他是见过生死以及有福柯所谓”极端体验”的人,他的敏锐直觉和对自己近乎残酷的诚实和无情嘲弄,加上他非凡的语言天才,反倒令中年以后的他在我的心中散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谈起王朔的语言风格。很多人其实并没有真正读明白他,有时看他们的评论,我8至怀疑他们是否真的认真读完过他几部作品。因为事实太明显了,王朔叙事时所运用的语言风格和他构架人物对话时完全是两回事。前者简练而冷静,至严肃,对话和作者夹议时才是所谓的”新北京话。,也就是被大家诟病却不知不觉模仿的”痞子语言。
王朔的白描能力很强大,最典型的是。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结尾那一段,把主人公所见世界冷静罗列,几乎没有词藻修饰,但情感丰富似有千言万语。我到现在还不自觉受他影响。
王朔对中文运用有惊人的直觉,这是天赋,那些犀利、戏谑、错接、幽默和绝望,是别人学不来的。有人说,世界上有俩人不能模仿,谁模仿谁傻逼,一个是迈克尔杰克逊,一个是李小龙。因为他们的风格太强了,是骨子里的东西,过分点说,是欺负全人类的天分。怎么学?中国也有这样的人物,谁模仿谁傻逼,一个是王朔,一个是崔健。
现在网上会流传王朔的语录。可以负责地说,百分之百都是假的,没一个真的。为什么这么说?就是这个理由,一看就能看出来。王朔犀利但不轻浮,幽默但不促狭。即便是所谓的”痞。,也不是那些模仿者的吊儿郎当。
叶三跟我争论王朔是不是当代最牛逼的作家。我说就有一条理由已经足够了:他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对当代语言的改造。我们这两代中国人,尤其是城市人,说话方式或多或少都受他影响而不自知。我见过最有趣的一件事就是,一篇批判王朔的文章,通篇以类王朔的语气写成,它绝不是反讽,而是真的不自知。
而且王朔也不仅仅是一种风格。他写过侦探小说,写过渴望,都与他的其他作品风格迥异。他也有写现眼的傻逼东西,比如”千万别把我当人。,我认为是非常轻浮都机灵抖失败的作品。但是搁到现在,恐怕会被冠以”魔幻文学大师”(那些破名词儿我也搞不懂)吧。
每个创作者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也都有自己的局限。王哥即便写不出一部”飘”或红楼梦来,也不妨碍他是跨世纪最伟大的中文作家。。。还是加上之一吧。
再说一遍。
他的真诚和他的才华都是惊人的。
缺了哪一个,都不是他。
用我最喜欢他的话结尾吧: 我心中有无边的光亮与黑暗。

 

二逼瓦西里



No Comments,







版权所有 © 2015-2025 dlonely.com,保留所有权利。   吉ICP 备:15001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