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褚老师,您对娱乐圈有了解吗?前段时间《明日之子》节目中薛之谦摔话筒的事您怎么看?
褚老师,您对娱乐圈有了解吗?前段时间《明日之子》节目中薛之谦摔话筒的事您怎么看?您觉得薛之谦是个敢于打破选秀黑幕的英雄还是技艺精湛的戏精?对于网上评价三观很正的薛之谦您怎么看?《明日之子》节目组虽然做了条类似公关的公告,但并未正面回应这件事,您觉得这件事的后续发展会是怎样,会真的像有些网友所担心的在这件事过了风头之后,薛之谦会被腾讯视频高层抵制、打压甚至冷藏吗?
前一段有个朋友问过我一个类似的问题:褚老师你觉得在《奇葩说》里高晓松和蔡康永这二位谁的辩论水平更高?
这两个问题没什么关系啊?你可能会说。
太有关系了!
高晓松蔡康永谁更会辩论,与薛之谦摔话筒是英雄还是傻逼,这两个问题的关键都在于对于选秀类电视节目本质的认识。
你觉得《奇葩说》是个干什么节目呢?你觉得《明日之子》又是个干什么的电视节目呢?
如果你的答案是《奇葩说》是一个辩论节目《明日之子》是个偶像养成节目,那我只能说你实在是 too young, too simple 了,建议你看看我贴在下面的文章,应该会对这类电视节目的本质和制作方式有新的认识以及应有的尊重。
道理你等会儿慢慢看,在这儿我先说结论吧——《明日之子》不是一个培养偶像的节目,而是一个以「偶像养成」为题材的系列小品,薛之谦、杨幂也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老师」或者什么「星推官」,「星推官」只是个角色,而薛之谦只是被制作方请来扮演「星推官」这个角色的演员。
所谓的「黑幕」,不过是有人对这类节目的制做不了解而导致的,对于偶尔穿帮的大惊小怪。
这就像你看古装电视剧在画面中看到了一个矿泉水瓶或者一部手机,然后很愤怒说黑幕黑幕——这是篡改历史啊清朝怎么会有农夫山泉或者锤子手机?
当然了,这样的失误会让本来深深沉浸在宫斗乐趣中的观众出戏,剧组有责任尽量避免或减少画面中出现农夫山泉的可能性,但是解决方案不是剧组人员不喝矿泉水或者不用手机——你尽职、敬业需要做到的是让观众看到的最终产品里没出现塑料瓶子。
如果说观众对于选秀节目套路不熟大惊小怪还可以理解的话,演员对于所谓的「黑幕」大惊小怪就完全不能理解了,不仅不能理解,还很可疑。
薛之谦作为一个职业艺人,又不是第一次上电视真人秀,不应该不知道他只是个扮演「星推官」的演员这么个基本道理,摔麦克这一出,从最善良的角度来推测是他演得太入戏——演武侠演得产生了自已真能飞檐走壁的错觉——有点傻。
但是鲁迅老师说了,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则中国人的。
我不觉得薛之谦是傻,我觉得他是坏——当演员不敬业、恶意制造穿帮来炒作自己,不惜损害为节目付出了大量努力的其他演员(那些选手、其他星推官)以及编导人员的劳动成果。
他的如意算盘是,中国观众人傻好骗,一定会有很多不明真相的网民替他叫好。
他还真算对了。
说实话,我觉得杨幂比薛之谦表现好多了,人家就老老实实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敬业的人永远是值得尊重的。
褚老师好,今天奇葩说第四季结束了,您觉得高晓松和蔡康永他们二位谁的辩论水平更高一些?
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吧,你说《非诚勿扰》是一个干什么的电视节目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大部分人会回答说:《非诚勿扰》是一个相亲节目。
那我再问一个问题吧:你说《中国好声音》是一个干什么的电视节目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大部分人会说:《中国好声音》是一个选秀节目。也许有人会更具体,说这是一个歌唱类的选秀节目。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大家都弄错了。
《非诚勿扰》从来就不是个相亲节目,这节目的目的根本不是给台上的的那些女嘉宾或者轮番上阵的男嘉宾相亲,「相亲」只不过是故事情节,而你看到的那些男、女嘉宾们则是节目的编导为了推动情节发展、制造矛盾和高潮精心设计的角色,角色背后的真人是剧组根据这些角色从大量申请者中挑选出来的「演员」。
英语术语叫:casting.
注意,除了那些男女嘉宾,台上出镜的孟非、乐嘉这些人物也都是为情节服务的角色。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你长得漂亮、留学回国、爱养猫、还有一个得了绝症的弟弟,申请多次参加《非诚勿扰》都是石沉大海没人理你了吧?这个角色早已经有人演了。更别说你是一个北漂互联网IT男了,这角色出镜次数太多早就没收视率了,而且就算要找人演也有的是演员,轮不到你。
你真以为《非诚勿扰》是为了给IT男解决婚姻问题的?别天真了。
说实话,上过这节目的人其实都不傻,没一个是真去相亲的。比如那些女嘉宾吧,你说两个选择让你挑,一是跟一个只见过一面的人「牵手」从此离开《非诚勿扰》,另一个是继续在一个收视率极高的电视平台上持续曝光,你会挑哪个呢?
我想除了脑子有病的,所有人都会选择后者。而且就算你的目的真的是为了征婚,后一个选择也会给你更大的优势——让更多有望成为你未来老公的优秀男生在电视上看到你。
那为什么还是有人会选择牵手呢?你问。
很简单,被编导写出去的呗。准确地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为情节需要,给一个精心经营很多期的人物制造一个完美的童话结局。不管你多受观众欢迎多带动收视率,你演的毕竟是一个相亲题材的故事,你老相亲就是没结果时间长了会穿帮,而且观众也需要这样的情节高潮,所以就算编导再舍不得,总有一天你会被写出去。
想起几年前我看过一个《权力的游戏》局组的采访,演John Snow的帅哥说他永远不能确定下一季还有没有他的事儿,因为他很可能会因为情节需要被杀。后来他还真被杀了,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女观众不答应,后来居然又复活了。
可惜《非诚勿扰》这节目的角色写出去了不大好复活,你高高兴兴地跟人牵手童话结局,结果没过几天又没事儿人似的回来了,那得多尴尬啊。
除了为制造情节高潮被写出去,另一种被写出去的原因就是经「大数据」分析,剧组发现你流量数据不行——带不动收视率,白占了一个位置。这种出局往往会写得很草率,让你随便跟一个莫名其妙的男的牵手走人。
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就是,《非诚勿扰》里所有的牵手都是被牵手。
觉得被欺骗了?千万别,这就是一电视节目,人家编剧、导演、主持、嘉宾以及其他幕后人员费了半天劲为你演小品,你还说人骗人,这你也太不地道了。
关键是你得端正态度——《非诚勿扰》不是电视相亲节目,这是一个以相亲为题材的系列小品。
从制作上讲,除了不使用宋丹丹之类的专业演员,这类小品节目跟你在央视春晚看到小品的主要不同就在于:轻前期、重后期。
也就是说,剧本创作、排练什么的相对比较粗线条比较简单,节目的创作相当一部分要通过大量录制现场素材,然后由编导在后期制作时候通过剪辑把故事整理出来得到。通常你看到的一小时的电视节目,现场录像很可能需要好几小时的素材。这也是这类节目几乎永远不可能实况直播的原因。
你听说过 PS 大师 kanahoooo 老师吗?如果你没听说过,下面是她的一个作品。
这类节目的制作很上面这个例子有些类似的地方,第一,你需要素材,第二、素材本身是什么样的不是最重要,第三、编辑以后的效果跟你在现场看到的完全不同。
照片里一个丑女可以被后期成一个美女,同样,一个美女也可以被 PS 成一个丑女。
在《非诚勿扰》或者《奇葩说》这类电视节目制作里,一个说话无趣、语无伦次的人,只要在现场录了足够的素材,如果编导愿意,同样可以剪辑成一个妙语连珠的辩论大师或者情圣。反过来,一个有趣、有料的辩手,如果编导给你设定扮演的角色是反衬对手的傻逼,只要把你精彩的段子都删了,把你结巴、犹豫的片断剪到情节中去,你不像个弱智才怪。
至于评委老师的桥段那就更好办了,除了高超的剪辑,那些段子、金句什么的本来就是幕后团队写好的,高晓松蔡康永们需要做的不过是在背台词的时候别结巴——至少在某一遍录像的时候不结巴就行。
选手想跟评委老师叫板?现场很可能是你赢了,但是等播出来再一看,你却毫无悬念地成了一语无伦次的傻逼。
好吧,现在我再问你,你觉得《奇葩说》是一个干什么的节目呢?
如果你还说这是个电视辩论节目,那你就真没救了。《奇葩说》不是一个辩论节目,这是一个以辩论为题材的系列小品。辩手、评委都是这个小品的演员而已。
回答你的问题,我无法通过《奇葩说》判断出高晓松和蔡康永的辩论水平。
褚明宇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