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褚老师好,遇到心仪的男性他身边不乏颜值高,有知识又多金的美女。怎样才能吸引他的注意,向他优雅地表达爱慕之情呢?
褚老师好,遇到心仪的男性他身边不乏颜值高,有知识又多金的美女。怎样才能吸引他的注意,向他优雅地表达爱慕之情呢?
如果你的问题真的是「如何表达爱慕之情」,那么答案其实很简单,你可以走过去直接跟他说:
我——爱——你。
你说不对啊,我的问题不是「如何表达爱慕之情」而是「如何优雅地表达爱慕之情」,那么答案其实也很简单,你可以走过去直接跟他说:
我——爱——你。
没什么比简单、直接、轻松的表白更优雅的了。如果你还嫌不够优雅,那再加上优雅的语气和表情——找个你觉得优雅的电影女主角,照着她的动作、表情对着镜子练熟了为止。
如果不是当面表白而是微信表白,请下载优雅表情包。
好了,你已经如愿以偿——向男神「优雅地表达了爱慕之情。」
然后呢?
在你「优雅地表达了爱慕之情」之后,最大的可能是:不会有然后了。
如果男神对你本来没兴趣,表白的结果无非是讨个直接或者间接的拒绝,除了被拒绝,这样做的一个更大的坏处是让他过早地对你做出了结论从而阻断了你本来可能尝试的其他吸引他的途径。那如果男神本来对你有点儿兴趣呢?表白的结果通常不会让他对你的兴趣增加,反而有让他对你兴趣降低的危险。
原因很简单,人是一种很贱的动物,尤其是雄性——到手的猎物永远比不上还没到手的猎物,容易得到的猎物永远比不上不容易得到的猎物。
你一旦表白,对他来说就像是游戏玩儿通了,有谁没事儿会花时间去玩儿一个玩儿通了的游戏呢?
所以,记住褚老师恋爱第一定律:
永远不要表白。
用你问题里的说法,就是:永远不要「表达爱慕之情」——不管优雅还是不优雅。
所以啊,我觉得「如何优雅地表达爱慕之情」是一个错误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但违背了褚老师恋爱第一定律,而且还带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好像「优雅」很重要,只要「优雅」地表白就能得到男神的青睐——这是一个很危险的错觉。
你应该问的是:如何让男神爱上我。
我想「表达爱慕之情」其实不是你的最终目的,让男神喜欢你、爱上你才是——只不过你误以为表白是你必须需要做的一个步骤对吧?听褚老师的,别表白。
不让表白,那你应该做什么呢?
如何让男神爱上你这个话题实在太大了,不是一篇问答这几千字能说完的。有效的、可执行的办法和套路有很多,但是必须跟具体的应用场景紧密结合才有用,比如,男神跟你有多熟——他是你同事、老同学、闺蜜的男友的朋友?你根本不认识的网红?他现在是什么状态——单身?有女友?有老婆?刚分手?长期没女友?你想引起他注意时所处的场合是什么——朋友聚会?办公室?酒吧?街上偶遇?微博?……
在中学同学聚会上让当年的帅哥同学爱上你,跟在一个在朋友聚会上让一个你一见钟情的华尔街精英注意到你,套路是完全不同的,有空咱们可以根据不同场景好好讲讲。不过你要是把所有场景一个一个都问一遍,估计你得破产。
正好我最近刚弄了一个叫《向上移动》的订阅社区,你要用兴趣欢迎进来聊,褚老师和他的几个好友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案例、场景仔细分析一下,给你出个具体、有效、可执行的馊主意。
在知道你的具体场景之前,我不想给你什么笼统的鸡汤式的答案——褚老师不是那样的人。这么说那这篇问答就到此结束了吗?褚老师也不是那样的人。
One more thing——
换个角度思考一下。
恋爱情感领域跟商务领域有什么联系?有什么我们可以借鉴的思路和案例吗?太有了!
回顾一下你的问题:
褚老师好,遇到心仪的男性他身边不乏颜值高,有知识又多金的美女。怎样才能吸引他的注意,让他爱上你呢?
注意我把「向他优雅地表达爱慕之情」改成了「让他爱上你」。这个问题其实跟下面这些问题没什么实质性的差别:
我公司考虑进入智能手机行业,消费者现有的选择不乏很多世界知名厂商的精品手机,我们的产品怎样定位才能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呢?
我想开店——进入上海的餐饮行业,在上海这么一个餐饮选项五花八门的市场里,该怎么定位才能有生意呢?
我想通过微博问答平台挣钱,微博上不乏各种意见领袖百万大V,我该怎么做才能得到付费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呢?
……
类似的例子我可以一直举下去。
你问题的答案涉及到商务上的一个核心概念:
Differentiation
也就是:差异化——如何能让你的产品——手机、咖啡、问答——跟其他的竞争产品区分开。在你的问题里,这个产品就是你自己,你的竞争者就是男神身边的「颜值高有知识又多金的美女」。
记住,差异化的方式通常只有三种:一、更便宜,二、更好,三、新类别。三种里你必须占至少一种。
简单讲两个案例啊。
卖家具这个行业古已有之,怎么做差异化呢?一家瑞典公司发现,中低档家具的成本大部分来自组装的人工成本和成品的运输、物流成本,于是这家公司做了这么一件事:让消费者自己组装!这个决定导致了下面几个结果。
第一、让消费者自己组装可以省掉生产中人力成本的大头,第二、半成品的紧凑扁平包装又节省了大量的运输空间,第三、一种全新的购买家具的模式和体验。
注意到了吗?这个模式占了差异化的两种:更便宜,新类别。
我想你已经猜到了,这家公司叫宜家。
你知道世界上咖啡消费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吗?意大利?法国?错!答案是:美国。
美国人虽然咖啡喝得多,但是喝得一贯很糙。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人的主要咖啡消费是在家里煮——廉价超市品牌 Folgers 几乎占领了这个市场,出门要喝咖啡主要选项是在便利店买的几十美分装在泡沫塑料杯里类似于脏水的咖啡,这么说吧,美国原来基本没有咖啡店这种东西,美国人也没有去咖啡店买好几美元一杯咖啡的消费习惯。
后来西雅图一家公司看到了机会,开始在美国大城市普及咖啡店这个概念,先是把咖啡这种消费者貌似熟悉的产品大大地提价——从几十美分提到几美元——提价几倍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陌生的类别,然后在生创出一堆听起来像意大利语的英语词汇,让人有一种很洋气的错觉,再然后就是根据目标消费人群精准选址之类的。
居然,这家公司就在美国生生地开出了一个原来基本不存在的餐饮类别——咖啡店,以及一堆现在中国小资们也能熟练使用的咖啡用语。
这家公司占了差异化中的第三条:新类别。
我想你也应该早猜到了,这家公司叫星巴克。
8:00 还有个电话会议,案例今天就讲到这儿吧。
作业题:跟「颜值高、有知识、又多金的美女」相比,你如何使提高自己的差异化?试着从更便宜、更好、新类别三个方面想想。
褚明宇
No Comments,